172 误会了陛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386 字 5天前

正月十六,大本堂正式开学了,下午也有了课。

午膳时间,朱允?起身出了教室。

下午他请假了。

最近心烦意燥,他决定出宫一趟,去找王行聊聊。

刚出东华门,恰好蓝九和也到了宫门口。

两人碰头,都有些意外,忍不住笑了。

蓝九和正要说话,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妇走了过来。

朱允觉得她有些面熟。

妇人客气地对待卫道,

“侍卫大哥,麻烦通禀一下,咱要去拜见太子妃娘娘。”

侍卫看了看她,苦笑道:

“沙夫人,您怎么又来了?”

朱允?想起来了,妇人是沙冠英的妻子。

他不由地大吃一惊,年前见她还是一个中年妇人,头发乌黑发亮,

现在已经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像一个老太太了。

债务已经将她逼迫成这样了?

妇人甚至躬了下身子:

“烦请通禀一下。”

侍卫摆摆手,

“那您回去吧。景阳宫那边来人说过了,太子妃暂时不见你。”

妇人十分失望,翘着脚向里面看了看,

侍卫当即挥手驱赶,

“快走!不要在此逗留。改天再来吧。

妇人长叹一声,

“咱以后不会再来了!”

她转过身缓缓走了,神情麻木,眼中满是绝望。

看着她过了桥,朱允?才回过头问,

“何事?”

蓝九和拿出一封文件,

“殿下,正要送一个急件给您,没想到您就出来了。”

朱允?接过去随手打开,一边走一边看,

竟然是自己的货被抢了!

元旦那天,在安庆码头,凤凰春的一车雪花膏被匪徒给抢了。

还伤了凤凰春的两个伙计。

抢了皇孙的东西,官府十分重视,京城、安庆两地官兵合力追剿,

查明匪徒是从京城一路尾随,最后在安庆的码头下手,

大部分匪徒已经落网,货物也找了回来。

但是为首的两个匪徒逃脱了。

应天府的推官邓辉还因此受了重伤。

朱允?吩咐道:

“九和,拿本王的名帖,请陈御医去邓辉家出诊。医药费全部由凤凰春出,用最好的药!”

陈御医因为误诊了太子的病情,被老朱革了职务,正闲置在家。

搁在往常,他这种刀伤科的圣手,不会出宫给人看病的。

“九和,卷宗派人抄录了吗?”

“禀殿下,卷宗已经抄录一份,放在别院的书房了。”

朱允?点点头,

“走吧,去凉国公府。”

凉国公府,蓝玉这个大忙人依然不在。

书房,王行和朱允通对面而坐。

王行笑道,

“殿下逃学出来,是有事吗?”

朱允?叹了口气,将昨天元宵晚宴老朱的表现说了。

“王先生,朱允?的那个奏折不就是车轱辘话吗?为何陛下如此赞赏?”

王行沉吟了一下,分析道:

“殿下,陛下这是告诉大臣治国的规则。”

“那陛下为何如此重视朱允?的“孝”?”朱允通继续问道。

王行一摊手,笑道:

“殿下,大明以孝治国。”

朱允?点点头,自己也是这么推测的。

只是朱允?的“孝”,作秀的成分更多。不让见他就在宫外大喊着请安,看朱标饭量小了就哭,熬药、端药都要亲自上阵,

想想就一阵恶寒,更不要说去模仿。

王行看出了他的焦虑,

“殿下,是不是感觉有些压力?”

朱允?爽快地点点头,

“就是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王行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地笑了,

“殿下,你是误会陛下了。”

???

朱允?疑惑地看着王行。

王行把玩着折扇,笑眯眯地问道,

“殿下,朱允?能随意出宫吗?”

“不能,陛下没赐给他牙牌。太子妃向太子要过,但是太子没同意。”

“殿下,朱允?能独立上奏疏吗?”

“不能!他的这封奏疏是黄子澄代上的。”

王行晃着折扇,

“所以,殿下您看,他只是临时的一个符号。陛下需要他的奏折,他的‘孝’来引导群臣,仅此而已。”

朱允?微微颔首,终于明白了,朱允?为何突然蹦达了起来。

王行继续道,

“殿下,据在下所知,现在京城很多文人在夸赞他。但是这没用,这些都是墙头草,不足为虑。”

“和您的所作所为相比,他太弱了。”

“陛下乃一代雄主,不会不清楚的。”

朱允通又问道,

“先生如何看方孝孺?”

王行回道,

“这个人书读的多,很有才华,在读书人里,尤其是江南的读书人里,很有号召力的。”

朱允通将昨晚遇见方孝孺的事说了,

王行笑的十分畅快,

“殿下,你这一巴掌太毒辣了,直接将方孝孺的脸皮给抽没了。”

既然投靠了朱允?,方孝孺就成了敌人,王行对他瞬间没了好感。

朱允?问道:

“方孝孺选择支持朱允?,先生如何看?”

王行反问道,

“殿下刚才说,您怀疑他到底是大明的忠臣,还是想潜入朝堂报父仇的?”

朱允?点点头,

“本王觉得他可疑。陛下两次不用他,也未尝没有怀疑。”

朱元璋两次拒绝用方孝孺,

第一次,老朱说“此庄士,当老其才”;

第二次就是年前,老朱又说“今非用孝孺时”。

到底是怜其才华,还是心有怀疑?

朱允通倾向于后者。

他又说道,

“这次方孝孺去汉中教书,也是蜀王上书,请他去的。”

“不知道蜀王是喜欢他的才华,还是得到了陛下的暗示。”

王行沉吟了一下,缓缓道:

“殿下怀疑的也有道理。他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归隐,等太子登基。现在不断努力想入住,不知道何意。

“也许他有满腔的报复,也许是想报仇。”

顿了顿,他继续道:

“回到殿下的问题,他为何选择朱允?殿下。”

“如果是忠心,那他选择的是长子继承。”

“如果是死间,您太强势,他跟着您会被你压制;"

“而朱允?现在落了下风,才华不如您,更容易被控制,或者说被他影响。”

朱允?抱着茶杯,陷入沉思。

王行分析的很有道理,彻底揭开了昨晚他的谜团。

仔细想来,自己是当局者迷了。

朱允?起身一个长揖,

“谢先生解惑!”"

王行急忙起身还礼,

“殿下且莫这么客气。”

-

朱允?喝了几口茶,突然问道,

“先生,本王的母亲是病逝的,还是被害的?”

王行吓的差点将折扇甩了出去,急忙看看左右,

侍女都被赶走了,

但是他还不放心,起身将门窗都打开,任由寒风呼啸而入。

“殿下,为何这么问?”王行小声问道。

“本王看了卷宗,母亲生前身体很好,为何突然就大出血就没了?”

“殿下,陛下,老公爷都调查过,但是一无所获。”

“王先生,本王查过,伺候我母亲的宫人,除了被陛下迁怒处死的一批人,其他幸存的也都陆续死光了。”

王行叹了口气,

“老公爷一直都怀疑,查了很多年,但是查无实据,甚至最后都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查了。”

朱允?缓缓道,

“母亲去世后一两年,吕氏身边也有宫人因为盗窃被处死,典药局的宫人却都无事。本王怀疑,即便是有毒药,也是宫外送进去的。”

王行低声劝道,

“殿下,事情太久远了,什么证据都湮灭了,这注定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您要好好或者,太子妃娘娘在九泉之下才能瞑目。”

朱允?缓缓点点头。

告辞了王行,朱允?回了别院。

书房,朱允?刚坐下,许小棠就送上一杯香茗。

看着焕然一新的书房,窗前盛开的水仙花,朱允通暗自赞叹,有了女就是不一样。

之前的糙老爷们就是干不来这细活。

他昨天才来过,没有需要处理的文书,干脆打开了抢劫案的卷宗,

翻阅了一遍,他命人叫来老吴。

时候不大,一个脸上有一道蜈蚣般长疤的独眼龙来了,

朱允?屏退了左右。

独眼龙表情木然,上前施礼,之后递上一个竹筒。

朱允?倒出老钱的情报。

其中一个消息,老钱从年前开始调查许家,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许家一直是本份的商人,老钱没发现什么问题。

至少可以确定,许家的主要成员都不是朝廷的密探。

但是许家因为家底太厚实,被有心人惦记了,打秋风的不少。

另一个消息,沙冠英的作坊倒闭了。

吕氏唯一的亲戚,五城兵马司的西城副指挥沙冠英,欠了天量的债务,现在焦头烂额。

幸好他是吕氏的亲戚,暂时没有影响他的前程,只是成了官场的笑话,年后一直请假没有当值。

沙冠英夫妇四处筹款还债,日子过的很凄惶。

朱允?摇摇头,他们是被太子妃给害了。

“老吴,将这卷宗带走。”

朱允在抢劫案的卷宗上写了一行字,推给了他,

两个匪首逃走了,他要老钱找出他们的下落。

敢打劫本王的东西,那就要付出代价。

老吴接过卷宗。

朱允通又拿出两张纸条,写了三个字,

【温郁金】

这是他和老钱约定的暗号。

另一张纸条,叮嘱老钱继续盯着沙冠英夫妇。

将纸叠好塞进一个竹筒,包上封泥,盖上印章,也推给了老吴,

“好了,你去吧。”

老吴收好之后告退了。

朱允?在书房坐了一会儿,心里依然有些压抑,脸滚烫,总感觉身体哪里不自在,

心里憋着一团烦闷的邪火,无处发泄。

“九和,咱们去冶铁作坊,去看看关大匠。”

其实他就是纵马疾驰,放松一下心情。

冶铁作坊就在栖霞,出了京城一行人就放开了马速,纵马疾驰。

寒风扑面,带走了朱允?的燥热,

两旁的是绿油油的麦子,长势十分喜人。

远处有零星的农夫在忙碌。

看着旷野,身子随战马起伏,他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突然,他注意到前面的田野有人打架,甚至将麦子都踩踏的一大片。

朱允?的战马越来越近,他的脸色沉了下来。

那不是打架,是单方面的群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