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朕一夜噩梦(2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341 字 5天前

朱标笑道,

“儿子和薛妃说了,让她改天去孝顺宁妃娘娘一副老花镜。”

“嗯,她也该用了。”老朱点点头。

宫女送来了茶水,

朱标开心地问道,

“父皇,今天讨论什么议题?”

老朱摆摆手,

“咱叫你来,不是让你参加大朝会的。你今天抽空去一趟?儿的炼钢作坊,那里的护卫要加强啊!”

“儿子遵旨!”朱标心中有些失落,还是不让参加朝会呢,

“父皇昨天不是给了朱允通五百步卒、三百骑兵吗,这些兵力还不够吗?”

老朱摇摇头,郑重地说道,

“咱也不知道够不够,所以派你去看看,兵力是多是少,你可以当场做主做一下增减。”

“父皇,那兵力交给谁指挥?”朱标试探地问了最关键的问题。

父皇突然让他去巡视炼钢作坊,其中必有缘故。

那可是儿子的产业,如果父皇不将军队交给朱允通管理,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父皇在防着?儿。

那自己就要帮儿子争取一下,消除误会。

“交给朱允通管吧,你盯着点儿。”老朱毫不犹豫地说道。

朱标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因为?儿。

朱元璋摘下了老花镜,挥手屏退了左右。

周云奇也远远地走开。

朱标这才注意到,父皇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吊着眼袋,

“父皇,昨晚没休息好?”

朱元璋低声道,

“不瞒你说,昨晚做了一夜的噩梦。”

朱标吃了一惊,父皇极少展示自己的私生活,尤其是自己的脆弱。

这是有大事!

“父皇,您担心什么?”

朱元璋叹了口气,

“是火枪!”

???

朱标不解地看着他,

“父皇,火枪是自家人发明的,现在只有三百把。”

朱元璋长叹一声,

“标儿,火枪的威力太猛了!”

“你想想,一个弓箭手需要练习几年?一个刀手需要练习几年?”

朱标回道,

“父皇,一个弓箭手至少需要练习三年,好的弓箭手要练习五年以上,神箭手更是需要从小就开始练习。”

“一个刀盾手需要一年以上,精锐需要两年以上。”

朱元璋竖起一根手指头,

“一个火枪手只需要一刻钟,就能彻底掌握火枪的使用、铅子的制造。”

“一刻钟,标儿!”

!!!

朱标也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毕竟身体不舒服,他看火枪能用,是个杀敌的利器,就没有再深究。

火枪是儿子发明的,蓝玉在使用,

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听了父皇的一番剖析,他才意识到,火枪是朝廷杀敌的大杀器,也是威胁朝廷的大杀器。

关键是看火枪掌握在谁的手里。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

“就算士兵蠢了一点,一个时辰也足够了。”

朱标安慰道,

“父皇,现在火枪在咱大明的手里,只有咱们杀敌的份儿。”

朱元璋幽幽地说道:

“咱梦见北元的崽子人手一杆枪冲过了长城,偏偏咱们的炼钢作坊被细作给破坏了。”

“咱还梦见,有人不满贪官污吏的压榨,拿着火枪势如破竹。”

朱标心中骇然,没想到一杆火枪给父皇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昨天亲眼见证火枪的威力,当时也是心中发寒,连打了几个寒颤。

火枪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打仗模式,

随便一个农夫,放下锄头就可以拿起火枪,几枪过后就是老兵了,造成的伤害也是刀剑的十几倍。

朱标这才明白,为何父皇让他去炼钢作坊。

肯定是要严防死守,不能让炼钢技术泄密了。

“父皇,火枪不是那么容易打造的。”朱标安慰道。

但是这句话有些苍白无力,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不好打造,不等于不能打造,

用人力来堆,依然可以打造出来的。

朱元璋看着他,

“标儿,火药都知道配方,没有一点秘密,铅子一个农夫都能造,”

“你想一想,如果有铁匠农闲的时候打一把火枪,有什么难度吗?”

“他可以没有膛线,枪管也粗一些,加上铜箍,但是那也是火枪,不是火铳。”

朱标也只能点点头,艰难地承认,

“父皇,没什么难度。”

老朱长叹一声,

“好在那种手工作坊的肯定都很粗糙,和?儿的这种没法比,也无法大规模地装备。”

“炼钢这一块就卡死他们了。”

朱标问道,

“父皇,之前您还说,想官办一个炼钢作坊的?”

老朱急忙摆摆手,

“先不建了。建的越多,泄密的口子就越多。就朱允通的那一座就足够了。’

朱标心领神会,

“那儿子去了,今天就安排人手,审核每一个工匠。还有周边的防卫,都给理顺了。”

老朱连连点头,

“火枪最难的就是枪管,铁质、青铜的远远不如精钢的。”

“可是按照过去的精钢营造方式,生产一根枪管的花费就太高了。”

“所以炼钢的炉子、作坊枪管的一体成型的方法,万万不可泄露,这是你今天去的重中之重。”

“这些是大明的独一份,咱因此才能打别人,敌人只能被动挨打。

“咱希望这种优势能维持的久一点。”

朱标明白父皇的担忧,炼钢、枪管技术一旦流入民间,朝廷的武器优势就没了。

仅敌人也会跟着强大,国内有人要造反就容易了。

“戍卒叫,函谷举”,一旦农夫有了火枪......朱标也有不敢想下去了。

朱标起身告辞,

“父皇,要大朝会了,儿子现在就去作坊看看。”

老朱起身,亲自送太子出了奉天殿,

“标儿,咱决定,在工部的虞衡清吏司下单设一个枪械局,将?儿的火枪的生产收归朝廷。”

朱标躬身道,

“父皇放心,儿子今天就将这事办了。’

老朱继续道:

“咱也考虑了,火枪的生产控制数量。”

“咱打算只在京营设置两个火枪营,一个是府军卫的步卒火枪营;一个是旗手卫的骑射营。”

“至于其他军队,暂时还用火铳,钢制火铳足矣!”

朱标点点头,

“父皇筹划的很有必要,儿子赞同。”

“火枪威力大,容易掌握,朝廷需要一步一步探索如何使用。”

看着太子的车远去,朱元璋神情有些严肃。

其实,他还梦见子孙用火枪自相残杀,就是为了现在他屁股下的皇座。

子孙昔日恭敬、孝顺的脸变得狰狞无比,举着火枪互相残杀,杀的江山血流成河,辉煌无比的皇宫最后付之一炬。

他之后也随之醒来。

虽然梦已经结束,但是他依然心有余悸。

过去火器是辅助,打仗主要靠的是刀枪剑戟弓箭,

以后就是火枪的对决了。

朱允通怎么说的,哦,是“排队枪毙”。

晨光下,琉璃瓦熠熠生辉。

远方,群臣已经走过了午门。

朱元璋转身进了大殿,希望以后子孙枪毙的是敌人,而不是枪口对准血脉相连的族人。

大本堂。

朱允?正在上课,阎思文在台上讲解《礼记》。

蒋庆的身影出现在北门,

“阎先生,打扰一下。太子召见三殿下。”

阎思文停了下来,

“三殿下,你去吧。

朱允?站起身,冲阎思文施礼告退。

朱允?伸长脖子,一眼看到了太子站在院子里,他急忙起身,向阎思文请示道,

“先生,学生要出去一趟。”

阎思文点点头,

“去吧。”

朱允?跟着朱允通的身后出了教室。

太子看到他,疑惑道:

“?儿,你来干什么?快去上课。我和你三弟出趟城。

朱允?有些失落,原来和自己彻底无关,

“父王,您出城了,中午的药怎么办?”

“哦,药啊,咱让薛妃给准备了,放心吧,为父记得的。’

朱允?送朱标、朱允?上了车,

"

车远去,他失落地回了教室,刚坐下,下课的磐声响起。

阎思文走后,教室热闹起来。

朱允?心事重重,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老朱封锁了火枪的消息,他还不知道昨天的事情。

后面传来朱植的声音,

“我听说了,通侄儿有护卫了。”

“多少?”有人好奇地问道。

“五百步卒,三百骑兵。”朱植回道,“是我妹妹听江都郡主说的。”

朱权等人唏嘘不已,自己身边就几个护卫。

就藩后会有三卫,远比这个兵力多。但是那要等着就藩。

还没有就藩就有了护卫的,朱允通是皇族中的头一份。

朱允?很难受,一种难言的苦涩涌上心头,

能赐给这么多护卫的,只有皇爷爷下旨了。

难道皇爷爷倾向于朱允?了吗?

这倾向性太明显了!

他很迷茫,也很害怕。

环顾四周,也没有值得商量的人。

这两天没见到黄先生,他下去检查春耕去了。

他不由地怀念起方孝孺。

方先生到四川了吗?

如果方先生在就好了,就能分析出其中的各种道道,给出解决的办法。

车上,朱标忍不住咳嗽几声。

朱允?皱眉道,

“父王,身体不好就在家里养着吧,别出城了。孩儿去作坊转一圈,将安保的问题给解决了。”

“说实话吧,这枪械、炼钢,只要我和关大匠不开口,别人想造几乎不可能。”

朱标连连摆手,

“咱没事的,一起去看看吧。”

朱允?冲他翻翻白眼,

“父王,院判可不是这么劝谏的。

看朱允通有些不高兴,朱标笑道,

“就当踏青了。”

朱允通见他坚持,似乎有事要安排,只好不再纠结。

朱标问道,

“?儿,除了火枪之外,你还有没有构思更厉害的武器?”

朱允通心里咯噔一下,

太子何出此言?

咱当然有,硝化棉算不算?

还有......咱都在找硅藻土了。

不过,这些都是咱保命,夺嫡的底牌,是谁也不能说的。

“父王,暂时没有了。”

朱标松了一口气,

“?儿,如果有,要立刻停下。”

“还有,且记住,以后再去构思威力巨大的武器,一定一定提前和为父说一声,咱同意了你再去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