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咸阳宫托孤(2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5721 字 6天前

幸好土是现成的,

木炭盆已经烧了起来。

有护卫开始捣碎硝石。

朱允通亲自给陶罐做密封和开孔,一个出气口,两个小一点的进气口。

当管烧制完成,庄松德开始拼接,做密封。

捣碎的硝石倒入陶罐,将陶管装好,另一头延伸到装水的陶桶里。

炭火慢慢烧旺了。

陶管在水盆的一端冒出了气泡,气泡越?越多,

有些烟气从水桶中飘溢出来,味道有些刺鼻。众人纷纷站在了上风口。

陶桶中的水渐渐变色了,开始有点淡黄色,渐渐的呈现了浅红。

这是含有杂质,纯度不够。

不过朱允?并不介意这点杂质。

一个护卫很好奇,伸出手指就要伸水里试试,被朱允?一把拉开了。

朱允?哭笑不得,

“这是强腐蚀的硝酸,你小子手指头不想要了?”

庄松德瞪了侍卫一眼,

“不明的东西,轻易不要触碰,不是告诉你了吗?”

护卫讪讪地退了一步。

庄松德注意到,陶罐和管子的接口密封不严,有烟气缭绕,

“殿下,这个密封还要加点泥。”

“松德,你找一点杜仲树的胶,用它来密封。”

“殿下,山里就有杜仲树,属下......"

“松德,今天别折腾了,明天吧。或者你干脆烧一个盖、管道一体的,带上螺纹,这样几乎就不需要密封了。”

朱允通站起身,“你小子今天就回家一趟。”

庄松德却来了兴趣,指着硝酸生产器,

“殿下,属下想继续完善它。”

朱允?摆摆手,

“现在风太小了,这里蒸发的气体有毒,等一个有风的天气再弄。这一样硝酸足够本王用的了,不需要多少。”

庄松德问道,

“殿下何事需要?"

朱允?算一下时间,

“一个月后吧。”

“盛传宁,什么时辰了?”朱允通问道。

“禀殿下,申时了。”

朱允?不由地感慨,今天的时间过的真快,眼看着下午三点了,

该回去了。

太子病重,长时间在言外容易惹来闲话。

朱允?辞别了庄松德、盛传宁他们下山了。

太子病重之后,老朱的态度耐人寻味。

他还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东宫的几个孩子,基本上刚出生没几天就封了郡王。

除了朱允?,至今没有册封。

其中的缘故就耐人寻味了。

他很想问问朱标,但是看着朱标脱形的脸,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问了也没用,终究是老朱左右局势。

但是以防万一,他要先有自保的手段。

火枪是自己发明的,谁都知道,肯定都有所防备。

那就整一点你们无法防备的。

硝酸很容易造,生产香皂的凤凰有甘油。

下次再来,就能亲手制作威力更猛的大杀器了。

一旦太子去了,无论老朱选择了谁继位,都不会平安无事的。

朱允通也不会坐视皇位落入他人之手。

皇位必须是自己的。

大明需要发展科技树,尽快开海,废除养猪一般的藩王制度。

朱允?估计,从太子去世,到老朱宣布下一个继承人,至少有半年的时间。

半年足够了,琉球那边应该稳了,自己的武器也有充足的准备。

老朱一旦选择了他,皇权交接就是平稳过渡,

如果选择了其他人,那就扯旗造反!

开打!

-

朱允?直接回了咸阳宫。

太子已经午睡醒了,正在喝药。

朱允?羡慕地看看他,老三又出宫了。

自己奉太子谕令去找黄子澄,顺便商量点事情,却没找不到人,偏偏自己出宫很不方便。

一碗药喝完,太子苦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不断哈气。

朱允?急忙舀了一勺蜂蜜,喂在他的嘴里。

朱标吃了蜂蜜,才缓解了嘴里的苦涩,

激了漱口,他无力地摆摆手驱退了众人,

“你们都下去吧。咱要静一静。”

他独留下了朱允?、朱允?兄弟。

“?儿,去了詹事府?"

“是的,父王。”

“还有人在吗?”

“父王,有一个八品的官员在值守。

朱允?皱起了眉头,心中有些不悦。

朱标没有介意,

“女儿,见到黄子澄了吗?”

朱允?摇摇头,

“父王,今天黄先生没来大本堂。”

朱标靠在软垫上,沉思良久,突然问道,

“齐王前不久打杀了一个校尉。你们如何看?”

朱允?躬身回道,

“父王,应该由皇爷爷下旨训斥。”

朱允通幽幽地叹息一声,

“可怜的校尉,就这么白白地死了。”

朱允?看看他,老三的话有些阴阳怪气的。

“三弟,你......

朱标低声打断了他,

“炫儿,去找薛妃要个出宫牙牌,去找黄子澄。”

朱允?闻言大喜,急忙起身告退,

“孩儿谢父王!”

东宫眼看要巨变,他急需要黄子的建议。

等朱允?走了,太子继续刚才的话题,

“?儿,如果有一天你面对各藩王为非作歹,该如何做?”

朱允通有些意外。

藩王为非作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何这么问?

何况,这也不是我能处理的。

“父王,这个,只有皇爷爷和父王才能处置。”

太子缓缓道,

“如果是你皇爷爷处理,你就遵循他的意见;如果有一天你独自处理,就严格法纪。”

朱允不知道太子何意,就含糊地回道,

“孩儿遵令!”

他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齐王一口气打死六个下属,希望这些人下辈子托生,远离咱们家的人。”

朱标哭笑不得,

“你个逆子!”

“为父去年北巡,处理处理秦王杀人的案子,给了一些死者家属抚恤,可是一大笔钱,以后衣食无忧的。”

朱允?躬身道:

“父亲仁慈!孩儿知道,您也有难处的。”

他说的是真心话,

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老朱的《祖训录》明着偏袒藩王,朱标能这么做已经是异类了。

朱标翻了翻白眼,

“你小子真的不是在讽刺咱?”

“当然不是!”朱允?挑挑眉毛,“毕竟不是父王能做主的。”

朱标叹了一口气,

“为父也知道,有读书人因此背后骂咱。说咱包庇兄弟,却无视被他们折磨死的百姓,是伪善。”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有些累了。

脸上带着无奈,寂寥的神情。

“父王也有掣肘,史书终究会为您辩护的。”朱允?安慰道。

朱标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他还想为老朱辩护,

“你皇爷爷是不忍心,毕竟是自己骨肉。”

朱允通不乐意了,当即反驳,

“父王,藩王是皇爷爷的儿子,那被他们折磨死的人,也是他父母的儿子。纵容不是仁爱,而是一种恶!”

这要不是老朱的庇护,藩王怎么敢这么放肆。

秦王杀人,齐王杀人,王让宫人吃屎..………………

老朱对此都一清二楚,甚至还记录下来公布于众。

但是处罚却是轻描淡写,几乎没什么代价。

地方官不敢过问,因为《祖训录》明确规定了:

皇亲犯罪......皆取自上。......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

无论刑部还是地方的衙门,都无权捉拿犯法的藩王,只能等“上裁”,

皇帝又不愿意背负杀亲的恶名,结果大明一朝藩王的恶行……………

这些被纵容的藩王,他不会幡然醒悟,只会继续杀人。

朱标看着朱允?,面无表情地问道,

“那你说,你皇爷爷为何如此做?”

朱允通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

“皇爷爷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树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明白太子的心意,这个时候没必要顾忌什么,

太子不会因为他的大胆言论而斥责他,甚至出卖他,

这次更像是两个人的一次交心,

或者说是太子在刻意点拨他,告诉他现象背后的人性。

朱标愣愣地看着他,良久才长叹一声,

“你说的是。”

朱允?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回答对了。

喘息了几口气,朱标又劝道,

“记住,这类案子,不要忤逆你皇爷爷。但是如果你有机会改变,当严格刑律,不能再纵容下去了。”

“是,父王,孩儿记住了。”朱允通躬身道。

等自己坐了龙椅,肯定不会惯着藩王的。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人间至理。

父子两个安静了片刻,太子突然又问道,

“如果有一天,你坐了皇位,如何处置?儿、?儿他们?"

朱允通差点跳了起来,急忙四处看看,甚至床底都看了一眼,

这个问题,太大逆不道了!

要是老朱知道……

朱标呵呵笑了,

“还有你小子怕的?”

朱允通坐了回去,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个简直是送命题。

看着朱标,他真诚地回道,

“父王,真有那一天,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枉法,他们就是安乐王爷,富足一生,也可以四处旅行,咱绝不养猪一般将他们圈起来。”

他回答的很坦诚。

太子现在时日无多,放心不下的就是东宫的孩子,向的就是内心最担忧的。

所以没必要遮遮掩掩,这句话他没有撒谎,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如果造反呢?”朱标看着他的眼睛追问道。

“父王,孩儿会选择流放他。世界那么大,总有让他远离中土的地方。”

朱标点点头,显然很满意他的答案,

“如果是女儿坐了皇座,你如何自处?”

“父王,二哥必不容我,只有远逃海外了。”这句话就是谎言了。

老朱只要不传位给他,他必然要造反。

但是“造反”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

何况朱标时日无多,还是让他安心离去吧。

朱标轻叹一声,

“好吧。你留下许家的海图,安排张庆松去崇武千户所,都是你出海的后手了?”

“皇爷爷关注张庆武了吗?”朱允?急忙问道。

张庆松关系到琉球的计划,如果折了,后续就有些麻烦。

当然,他并不担心泄漏什么,和张庆武联系都是单线的,一个人断了,后续也就全部都断了,完全查不到老钱,更查不到他这里。

“你皇爷爷不知道。放心吧,咱清理了相关的文书。”朱标回道。

朱标有些困倦,但是依然强打精神,絮絮叨叨,

“?儿,你记住。你皇爷爷一旦立了某个藩王继位,你要立刻去海外避祸,那时希望你能带上女儿、?儿他们。”

“如果?儿继位,你愿意走就走吧,为父没什么可说的。”

“如果你继位,要善待自己兄弟。对于违法的藩王,不能延续你皇爷爷的做法了,要允许大臣们定罪、惩处。”

“炫儿不如你看的透彻,照顾好你的兄弟。”

“你可记住了?”

看着太子几乎是祈求的目光,朱允?心里十分酸楚,也终于明白了太子的用意,

太子今天这是在托孤,也是在给孩子们安排后路。

他急忙站起身,郑重其事地回道,

“父王放心,孩儿必将尽我所能,照顾好东宫的兄弟姐妹。”

朱标很欣慰,连连点头,

“你的姐妹就不用担心了。她们嫁人了,自有婆家庇佑。无论谁继位,都不会为难太过,锦衣玉食还是可有的。”

朱允通没有说话。

那是你不知道朱老四的秉性,朱棣坐了龙椅就杀了江都的丈夫。

朱标想到一个少年要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心中颇有些自责,

“本来想留下一个名单给你,但是想了想又罢了。权力变了,利益格局也就变了,咱能用,你不一定能用,别到时候反而误了你的事。”

朱允?想到白天看到的冷清的詹事府,只好安慰道,

“父王,孩儿现在不缺人手。”

朱标苦笑道。

“只给你留了一个马庆南,最大的用处就是帮你逃出去。”

朱允?笑道,

“父王,松江府扼守长江出海口,那个位置很重要,以后无论是出海还是平,都需要用上他的。”

朱标受他情绪的感染,也不禁笑了,

“有用就好啊!”

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太子已经很累了,额头出了虚汗。

朱允?上前给擦了擦汗。

朱标低声道

“只要是东宫之外的人继位,你立刻出走,万不可犹豫!”

“如果事不可为,你自己走也可以,咱不怪你。”

他很清楚自己那些兄弟的操行,一旦上台,东宫就不会男人能好好活着。

朱允通鼻子酸了,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父王放心,孩儿自保不成问题。也会尽全力带几个兄弟逃出去。”

朱标交代了后事,心情放松下来,幸好有个孩子能打能拼,还及早安排了后路,

?儿,一旦主政,就要亲贤臣,远小人:......”

“......要发展学堂,用圣人之言教化百姓;………………”

“......臣子之间要平衡,不能一派独大;......”

“......都说内圣外王,其实,你也可以考虑外用黄老,内用卫鞅:………………”

“......农耕是国之根本,商业,贵乎通财,你要注意它们的顺序。......”

朱标靠着软枕,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有时候说一个长句子,歇息一会儿,

有时候半天不说话,看着帐顶发呆。

这些话的背后,是他未尽的帝王梦,还有他未来的施政策略,

现在只能耳提面命,希望朱允?来传承下去了。

朱允?认真倾听,没有反驳,偶尔还回应一句,

“父王说的是!”

“孩儿记住了!”

“此乃千古至理!”

“治国确应如此!”

终于,朱标说累了,喘息了片刻,疲惫地闭上眼睛,

他最后嘟囔了一句,声音几乎轻不可闻,

“命也!运也!咱不甘心哪!”

他的眼角渗出两滴浑浊的泪水,壮志未酬,心有不甘,但是已经无力抗衡即将到来的终点。

这种绝望让人泪目。

朱允?静静地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很快,太子就发出轻微的鼻息,陷入昏睡。

咸阳宫十分安静,里外都没有一点声音。

朱允通也不知道,未来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

对于老朱,他不抱太大的希望。

朱允?找薛妃要了出宫的牙牌,再次去了大本堂,依然没有找到黄子,

他这次没有放弃,直接带着方义出宫了。

他径直去了黄子澄的家。

太子的身体虚弱的厉害,他已经觉察巨变将至。

幸好这次找到了人。

黄子澄又惊又喜,急忙将他迎进书房,

“殿下光临,蓬荜生辉啊!”

他撩起袖子擦拭了几遍椅子,才请朱允?在上首坐下,

朱允?刚坐下,眼圈就红了,

“先生,父王,父王的身体......”

他不禁掩面而泣。

黄子澄也长吁短叹,轻声安慰,

“殿下,此时此刻,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太子需要您照顾,东宫您也是长子,您这个时候万万不要躺下了。”

朱允?点点头,

“先生有何教我?”

黄子澄坚定地说道:

“殿下,就是‘仁孝”,坚持这条路。陛下亲手打下的江山,皇子皇孙有多少实力并不重要,陛下觉得您是合适的,您就是合适的。”

“什么才是合适的?殿下,大明以“孝”治天下。”

黄子澄心里很清楚,现在太子还在,几乎没有几个臣子公开支持朱允?。

除了他,还有方孝孺,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官员。

本来还有一个督察员的左副都御史马和安,可是自从上次军火案,马和安就疏离了。

军队更是没有根基,完全被朱允通的人碾压。

殿下也没有什么外戚,之前有一个五城兵马司的沙冠英,被陛下给贬斥到平倭的前线去了,和殿下彻底断了关系。

方孝孺在来往的书信中一再强调:

“只能从‘礼‘上做文章。”

黄子澄深以为然,一直身体力行,

朱允?若有所思,

“咱知道了,回去后,咱就黏在了咸阳宫。”

黄子澄提醒道:

“殿下,您不能白忙活,一定要让陛下看到您的“孝”。”

“陛下看到一次,比您忙活一百次都重要。”

朱允?连连点头,

“先生说的是!”

他们都知道下次朱允?出宫,就不知道何时了,朱允?请了长假,又不去大本堂,见面就麻烦了,

两人聊的很细致,包括一些行孝的细节都商谈了一番。

等暮色西沉,宫门即将落锁,朱允?才告辞回宫。

送走了朱允?,黄子澄回了书房,拿起毛笔给方孝孺写信。

他心中对方孝孺充满了佩服。

本来心里恐慌,但是有了方孝孺定下的方略,只需要照着做就行了。

黄子澄开始写信,虽然用词很隐晦,充满了典故,但是相信方孝孺能看得懂。

他在心中提醒,太子身体很差,不忍言的事情发生了,

方孝孺走之前和他秘密议过争储的局势,

方孝孺认为,如果太子顺利继位,以后谁继位还不好说,

毕竟朱允通的外戚太强悍了。

以太子宽仁的性子,必然不会用铁血手段清理蓝玉他们,朱允?反而处于弱势。

但是,如果太子身体不适不能继位,朱允?的希望就大了。

朱允?现在是东宫的长子,按照陛下定下来的长子继承制,未来可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