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朱棣的图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731 字 5天前

清晨。

东方欲晓。

朱允?从咸阳宫给薛妃请安出来,去咸阳宫给老朱请安。

现在,他的时间犹如停滞在了同一天,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早晨卯初起床,习武,用早膳,去给薛妃请安,去给老朱请安;

回来读书、练字,用午膳;

下午读书,习字,批阅外面送来的文书,练武,用晚膳;

去给薛妃请安,给老朱请安,就寝。

现在御史的眼珠子似乎都盯在了进京的藩王,还有他和朱允?的身上。

即便什么没干,藩王也没被弹劾了一个遍。

幸好老朱护犊子,近三个月的时间还没有藩王被公开惩罚。

朱允通有些烦躁,皇宫犹如牢笼。

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却因为局势不明朗,只能暂时观望。

他将这段经历当做了一种磨难,刻意让自己去习惯,尽可能保持心境的平和。

路上他遇到了朱允?、朱允?兄弟。

“二哥。”

“三弟。”

“三哥早安!”朱允?上前恭敬地施礼。

“四弟!”朱允?揉了揉他的脑袋。

自从太子去世,朱允?不仅自己来请安,每次还带上了他的幼弟。

大家表面上都很客气,尽量在人前维持兄友弟恭。

朱允?每次都乖巧地叫一声“三哥”,

但是他疏离的眼神,偶尔无法掩饰的仇恨,朱允?很清楚,这孩子被朱允?灌输了不少扭曲的事实。

~

乾清宫门前,藩王们都已经到了。

除了老五周王有些黑瘦,其他都是胖子。

在秦王的带领下,他们正准备进殿。

朱允?心中觉得好笑,自从藩王进京之后,每次早晨请安最早的就不是朱允?了,而是这些藩王。

他们宁肯敲开宫门也要早点进来。

在“孝”的道路上,从来都是拥挤不堪的。

兄弟三个上前和藩王们见礼。

藩王们对朱允兄弟三人都很客气,叔侄一番客套,吹捧,乾清宫门前一片祥和。

单看藩王现在和蔼可亲的样子,谁能相信他们杀人如杀鸡。

朱允?看到了队尾的朱植、朱权、朱松哥仨,上前和他们打了招呼。

乾清宫的侧门打开了。

在秦王的带领下,众人鱼贯而入。

老朱已经坐在了御座上,看着儿孙,心情有些复杂。

难得这么多人聚在这里,他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可是为首的却驾鹤西去了。

请安后众人正要告退,朱允?却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纸,双手奉上,

“皇爷爷,这是孙儿与?儿一起抄写的《陀罗尼》。”

朱允?知道,朱允?一直在抄写佛经,现在竟然连弟弟都带上了。

朱小二在作秀的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他不羡慕,“孝”这条赛道是朱小二的,他一点也不感兴趣。

周云奇接过去,呈给了老朱。

老朱翻了翻,蝇头小楷十分工整,不禁连连点头,

“炫儿,你们兄弟用心了。”

朱允?矜持地谦虚了几句。

朱棣咳嗽一声,面带惋惜地说道,

“父皇,御医说,炫儿长时间抄佛经,甚至熬夜抄写,已经伤及了眼睛。”

“父皇,儿子听了十分心疼。”

说到这里,朱棣的眼圈甚至红了。

朱允?心中冷哼,

朱棣这个老阴比!下绊子来的真快!

这句话看似关心侄子,其实很损的。

抄经是孝顺,是对亡父的悼念,但是如果损害了眼睛,味道就变了。

现在的儒家经义并不是那么迂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了抄经伤了眼睛,那就是“愚孝”。

老朱有些意外,

“哦??儿,眼睛怎么了?”

朱允?急忙拱手解释,

“皇爷爷,孙儿的眼睛没事。御医的本意是想让孙儿多一些休息时间。”

老朱合上佛经,温和地劝道,

“炫儿,还是要多注意。这样吧,?儿还小,抄经的事情就别带他了。”

“你呢,自己也要控制时间,眼睛要是伤了就难治了。”

“孙儿谨遵皇爷爷圣谕。”朱允?乖巧地回道,心中却恨的咬牙切齿。

朱棣的一句话就让他的“孝行”成了罪过。

做戏要做全套,抄经只能身体力行,这种事别人无法代劳,不然要被皇爷爷知道了就麻烦大了。

这次他足足抄了六天才完工的。

尤其是弟弟还小,开始经常抄错字,每次错了都要从头再来,

长时间写字,眼睛都要瞎了,捏毛笔的手指现在还酸疼,却被朱棣给坏了好事,这次白忙活了。

朱允?心中怒火翻腾,表面上又只能装作风轻云淡的样子。

~

老朱拿出一份奏疏,

“朱允?,蓝十七的案子结了,你看看吧。”

朱允?急忙上前接过,仔细翻了一遍。

方三承认,是受赌坊的一个管事指使,故意给蓝十七下套,企图迫使他就范,拿出短枪抵债。

幸好蓝十七比较硬气,即便卖了房子,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没有偷短枪去抵债,接着就东窗事发,被开除出护卫队伍。

当锦衣卫去找赌坊管事的时候,管事已经逃走了。

追查了这几天,终于找到了,不过已经死亡,仵作断定是被人勒死的。

方三和这个人是单线联系,线索在这里断了。

陛下的御批是方三斩首示众;关闭赌坊,赌坊的掌柜到管事,全部流放。

朱允通还了奏疏,

“皇爷爷,孙儿会命令护卫,小心使用短枪,确保短枪不丢失。”

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棣开口劝道,

“?儿,火枪威力巨大,肯定有不少人盯着。你的护卫带着这么多短枪,万一丢失一把,被有野心的人拿去仿制,危害就大了。”

“这会危及朝廷安危,还是交给朝廷处置吧。”

朱允?在一旁睁着无辜的眼睛,安静地看戏,

心中却很开心,你们撕咬吧,咱就看着。

朱允?笑了笑,你没有,别人就不能有?

“四叔,可能你久不在京城,还不清楚其中原委。咱配备的短枪,是父王当时同意的。”

“二哥,当时你也在场,是不是?”

???

朱允?心中不悦,你们撕咬就是了,拉着我干什么,

但是他又不能否认,太子的批准文书是有档可查的。

“呃,三弟说的是!”

朱允?不情愿地给老三背书,心里比吃了屎还难受。

朱棣是有备而来,他查过当时的文书,上面有一个漏洞,就是没说明准许持有的数量,

“?儿,太子估计是给你一把枪当玩具,而不是一次配备了近四十把。”

朱允通看了看他,可是不是四十把,咱的仓库里可是有上百把短枪,

“四叔,是小侄发明的火枪,父王担心宵小拿不到火枪而去打小侄的主意,这才给的短枪。”

朱棣笑了,

“这是京城,就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能有什么危险?”

“再说了,你还是个孩子,少出宫不就行了。”

朱允通看了他一眼,淡然地问道:

“既然没什么危险,四叔担心短枪干什么?”

朱棣被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神情不禁有些尴尬,这孩子真是伶牙俐齿啊!

朱允?又给老朱解释道,

“皇爷爷,这短枪护卫白天会随身携带,大家一起行动;他们不当值的时候,会统一入库,专人看管。”

现在太子不在,只好给老朱详细解释自己是如何小心使用的。

老朱沉吟了一下,

“行吧!自己小心一点儿。”

老朱都发话了,朱棣没再反对。

老朱该去上早朝了,众人齐齐告退。

出了乾清宫,

朱棣伸手拍拍朱允?,

“炫儿,注意身体啊!你看看你这小身板,不行啊!”

朱允?向一侧躲避,躲开了朱棣的熊掌,不满地叫道,

“四叔!你拍的我好疼!”

众目睽睽之下,朱棣有些尴尬,

他也不敢太过分,又转头对朱允通笑道,

“?儿,护卫配枪的,皇子皇孙之中你可是独一份,还是一人双枪。”

“你不错啊!叔叔们在边疆杀敌都还没有呢。”

有的藩王默不作声,大步赶路;

也有几个藩王当时就有些吃味了,跟着嚷嚷,甚至要求朱允匀给他们几杆短枪。

朱允?看了朱棣一眼,“羡慕吧?”

“羡慕!大家都很羡慕!”朱棣笑着大声道。

朱允?挑挑眉毛,不由地笑了,

“羡慕就去找皇爷爷要呗,这玩意又不是我负责生产的。’

秦王在一旁咳嗽一声,

“老四,别和孩子说这些了,出宫吧!”

他和朱允?、朱允?都没什么交情,也不是想出手帮忙,

他很清楚老四的打算,老四是盯上了皇座。

他自己无缘皇位,也不想让别人顺心了,出口干涉纯粹就是要恶心一下老四,仅此而已。

朱棣没有理会他,也没再说话,跟着众藩王出宫了。

朱植几个未就藩的则站住了,送走了几个哥哥,

看着哥哥们远去的身影,朱植他们很羡慕,因为他们就藩的时间又推迟了。

他们哥仨本来是要今年就藩,

朱植过去是卫王,封地在中原,三月份被改封为辽王,和宁王作了伴。

但是现在要等太子八月安葬,

八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尤其是朱植、朱权的封地都北方,早已经天寒地冻,

他们的就藩时间只能推迟到了明年的春天。

朱植他们回了后宫。

朱允?去大本堂读书。

朱允?、朱允?则回了东宫。

朱允?牵马出宫,出了东华门,汇合了蓝九和他们,

每个月的初一、初五、十五,他都会去给太子上香。

今天是初一。

蓝九和招手叫来一个壮实的年轻人,

“殿下,这位就是新的蓝十七。”

蓝十七上前躬身施礼,

“属下蓝十七拜见殿下!”

“好,以后跟着九和。”朱允?点点头,

“九和,老十七如何了?”

“禀殿下,他被锦衣卫放了,拿着殿下赏赐的钱财,带着妻儿回了老家。”

“哦?回老家了?”

“殿下,他的老家在沂州府。”

“好。”

朱允?心中不禁摇摇头,他并不看好蓝十七的选择。

他给的钱财足够他们一家在京城很体面地生活了,还有昔日袍泽的关照,下一代的未来也会有了着落。

这小子却偏要回老家,远离了蓝九和这些关系,从头开始。

只能说各人各命吧。

朱允?翻身上马,

“走吧,去灵谷寺。”

难得出宫一次,朱允?放慢了马速。

一路晃晃悠悠到了灵谷寺,朱允通意外地看到了朱允?的马车,朱小二竟然已经到了。

朱允通不禁笑了笑。

朱允?为了一个“孝”字,着实下了不少苦功夫。

他每天上午雷打不动的来灵谷寺,给太子的灵柩上香,还亲自抄写佛经。

太子对孩子很温和,很少疾言厉色,朱允?伤心难过是人之常情,

但是难过成这样,就有些作秀的成分了。

进了停灵的大殿,朱允?已经坐在蒲团上。

两侧有和尚在念经超度。

蓝九和他们上香后就退出大殿,在外面守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