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老朱要动手了?(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754 字 4天前

满天繁星,虫鸣阵阵。

夜风吹去了一天的暑气。

朱允?和朱允?、朱允?兄弟三人进了乾清宫,去给老朱请安。

皇子们已经到了。

还没看到老朱,就已经听到了他的咳嗽声。

太子去世,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已经三个月了,老朱的身体依然时好时坏。

据薛妃说,郭宁妃也病了。

云南也来信说,西平侯沐英悲痛于太子的去世,病的厉害。

朱允?察觉,太子的去世成了大明的一个转折点,

不仅淮西勋贵的命运变的十分悲惨,一些老人也遭受不住打击,身体在迅速衰老。

朱允?他们上前给老朱请安。

老朱躺在安乐椅上摆摆手,

“安!”

朱允?兄弟三人又给几个叔叔见了礼。

之后众人正要退去,老朱突然叫道,

“桢儿。”

一个黑胖子站了出来,恭敬地回道,

“父皇,儿子在。”

“桢儿,你说说,一艘战座船日常维修一次,需要多少钱?”

“禀父皇,如果只是日常的简单维修,去污渍,补漏洞,一般在五贯到十贯之间;如果有船板需要少量的更换,大概会在二十贯。”

朱桢对答如流。

朱允抬头看了看他,老朱的儿子大多能征惯战,楚王朱桢就是其中之一,

平定湖广湘黔一带,此人功不可没。

老朱“嗯”了一声,

“江阴卫修补一艘战座船,竟然花了六十贯。”

老朱呵呵冷笑了几声。

朱允通有些疑惑,才六十贯,需要一个帝王去关注吗?

这点小事,兵部派一个主簿前去询问即可。

朱桢张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吞了回去,最后只是说道,

“父皇,这个数额是有点高,快接近大修的价了。”

老朱右手轻轻叩击扶手,

“知道了,咱已经令茹?去过问了。

朱允通更加疑惑,竟然要兵部尚书出马,老朱这是别有用意吧?

难道江阴卫还有更大的问题,这件事只是借口?

周云奇跪在安乐椅旁,轻轻晃动着椅子。

老朱闭着眼睛,半天不再说话。

众人识相地告退了。

老朱又缓缓道,

“明天是十五,你们去给太子上柱香吧。”

众人都躬身领旨,之后就退下了。

-

灵谷寺。

骄阳如火,蝉鸣阵阵。

今天是月中的十五号,

藩王在老朱的提点下,都来给太子上了香。

朱允?看到寺庙外停满了马车、战马,藩王的侍卫,仪仗更是摆满了寺庙前的所有空地。

朱允通没有急着进步,而是拨马去了一旁等候。

直到藩王上完香都回去了,朱允?才缓步进了停灵的大殿。

藩王的仪仗都走了,寺庙从喧闹重回寂静。

朱允?给太子的灵位上了香,在蒲团上缓缓坐下,低声念了一遍《阿弥陀经》。

之后他就安静地坐着,半闭着眼睛,想着自己的心事。

灵位后是厚重的楠木棺椁,他没有丝毫的害怕。

这里的檀香、佛音,反而让他获得难得的宁静。

昨天,老朱命令兵部尚书茹?去调查江阴卫的修船费用。

今天上午,御史弹劾普定侯陈桓,说是他强买了襄阳的一块土地,老朱因此下旨斥责了普定侯。

最近不到十天,老朱斥责了四个勋贵。

原因都是和滥用职权有关。

如果老朱是秉公执法,如此举措大快人心,

可是之前老朱从未这么密集地针对淮西勋贵,朱允通总觉得事情不简单。

这更像是先兆,

他似乎听到了老朱磨刀的声音了。

其实,太子生前也和朱允?说起他对淮西勋贵的担忧,控制了太多的军队,霸占土地,横行不法。

太子打算学习宋太祖,也来一次杯酒释兵权,给勋贵荣华富贵,勋贵交出兵权。

按照太子的筹划,有蓝玉亲自坐镇,这个过程会很顺利。

淮西勋贵戎马半生,最后体面退,朝廷消弭了一个隐患。

朱允?抬头看着太子的灵位,忍不住一声长叹。

可惜,太子英年早逝。

一旁的朱允?忍不住转脸看看他,老三现在的神情就有点悲天悯人,

自从父王去世,老三的笑容就少了,变得寡言少语,

老三入戏太深啊。

就咱们两个,你就别装了。

朱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继续低声念诵佛经。

朱允?缓缓起身,向外面走去。

一旁的朱允?还在诵经,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顶着烈日,朱允?回了别院。

等他进了书房,后背的衣服几乎被汗浸透了。

朱允通连一碗酸梅汤都没来得及喝,立刻翻出了蓝玉的消息。

这是根据最近王行的来信,以及朝廷的邸报归纳出来的,其实就四个字,

“战事胶着”。

自从太子去世,蓝玉的平叛就停滞了,坐拥大军、精良的武器,却进展缓慢。

朱允?大概猜出了蓝玉的意思,他在等陛下立储。

但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老朱立了朱棣或者朱允?,蓝玉难道还能造反?

大明现在刚立国没多少年,人心思定,百姓、官员不愿意打仗,老朱的威信如日中天,

并且蜀王朱椿虽然是蓝玉的女婿,但是蜀王不可能造自己亲爹的反,只会背后捅蓝玉的刀子。

更重要的是,蓝玉既没有控制朝堂,更没有造反的筹备。

看着眼前的情报,朱允通不禁摇摇头,

现在做这种姿态毫无意义。

典型的说狠话,却做不了狠事。

蓝玉想岔了,还不如速战速决,早点班师回朝。

朱允?最近几次请安,都听到老朱在抱怨今年粮食紧张,有了战争消耗的更快了。

显然,老朱已经对战事的进展有些不满了。

~

朱允通又翻看了朝廷的邸报。

这些都是许小棠安排人手抄录的。

每天都有,字迹工整,内容详实,和邸报完全一样。

邸报的大部分内容他在皇宫就已经知道了,所以翻的很快,看完就随手放在一旁的筐里。

突然,

他将刚放进筐里的邸报又拿了出来,翻到最后一页,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标题是:

【帝以江阴卫修葺战船之费未当,敕兵部遣人诘问】

内容也很简略,江阴卫修理一艘战船,花销有些高。

朱元璋认为这个费用有不合理的地方,责令兵部派人去闻讯。

朱允?挠挠头,这点小事竟然上了邸报?

这件事昨晚就知道了,老朱甚至还询问了楚王朱桢。

一个卫所而已,一艘船的维修费用不过六十贯,

比之更恶劣的卫所不知凡几,虐杀军户、霸占军户妻女、霸占军田、拿军户当奴隶使用......

如果几十贯都要老朱发火去过问,那这些呢?

朱允通又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他的注意力终于放在一个人名上。

“江阴卫指挥使,叶启元”。

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是得罪了老朱?

等等......

叶启元?

这个名字朱允?熟悉。

叶启元!

他是宁叶升的义子!

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叶升的嫡三女嫁给了蓝玉的次子!

热风不断从门外卷入,朱允通却感觉通体寒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老朱要动手了!

朱允?连连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小棠,点根檀香。”

檀香缭绕,朱允?的心绪渐渐安静下来。

在他的印象里,宁侯年初就去了河南练兵,但是他不确定靖宁侯现在还在京城吗。

太子去世,叶升回来吊唁过的。

当时跟随他一起来的,就有叶启元。

叶升是跟随老朱打天下的老将军了,

大明定鼎天下之后,叶升多次出兵西南剿灭叛乱,平定赣州山贼、湖广洞蛮,为大明边境的稳定付出了血汗。

这样的老将军,老朱也不放过了吗?

杀叶升,只是一个开始吧?

最终箭头指向只有一个目标,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

老朱终于还是举起了屠刀!

能让淮西勋贵俯首帖耳的,大明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太子;另一个是朱元璋。

太子已经去了,

朱元璋也老了。

老朱在选择接班人之前,他要将棘杖上的刺都砍掉。

-

良久,朱允?叫来了蓝九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