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不是去泉州赴任...怎如此模样......”
当然,苏晓还知道贾似道有一个非常了不得,也让他被诟病千年,也会继续诟病下去的嗜好——促织。
苏勍思索良久:“...看来只有去求恩师了。”
苏晓低眉顺眼:“活命要紧,哪里顾得上官凭......”
台州苏氏不是什么有名的名门望族,更不是富豪,也不是苏轼这样的名人后代,家中哪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名人字画。
基本的化妆苏晓还是能做到,行走的路线也出人意料,除了在一个小镇用银角子换了些铜钱,补充些干粮,这段时间苏晓几乎都是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补充饮食的时候才会偶尔出现在一些非常偏僻的村庄。
就在苏晓痛痛快快洗过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得到消息的苏覃和苏勍回来了。
苏晓的回答很简单,可也无懈可击,这个时代出门本身就承担很大风险,尤其是在沿海一带,海寇出没不是什么新鲜事,被劫掠,甚至被杀后了无音讯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苏晓失了官凭的事成了整个家族的大事,女眷不能参与,当然,后面的事情需要特殊方式进行补救,不能让女眷得知。
古董雅称为骨著,贾似道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骨著玩家,也就是苏晓意识中的艺术品收藏家。贾似道鉴赏能力怎么样苏晓不知道,但他知道,贾似道藏品宏丰,最喜欢字画和法书,名家真迹无数。尤其是晋唐法书和北宋诸大家的真迹,几乎充斥着贾似道的“多宝阁”。
苏淮的话算是让苏晓解放出来,一众女眷这时才反应过来,苏晓的样子凄惨的不忍直视,需要沐浴更衣。
苏晓回家了,回的快了很多,危险已过去,最后的路程他是乘船。
没有人认出台州曾经公认的美男,曾无比潇洒的苏家公子,苏三郎苏晓就这样进入了台州府城。
女眷们离开,苏勍立刻道:“三郎对相公那里一向可恭敬?可有失礼之处?”
提举市舶司的事情说起来是肥差,当初在得知自己被派往泉州,苏晓还曾给贾似道送了一份重礼。不过,苏晓哪怕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对于家族的人来说,这还是贾似道的恩典,没办法和家里人说明,也纯属无奈。
台州府城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巍峨雄峻的城墙延伸出几里,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苏晓清楚的知道,贾似道强行实施“公田法”,谋求泉州市舶司的财政控制权,完全是为了挽救国家财政,苏晓没有什么抱怨的。对苏晓不利的是...这个过程太危险,难度有些大。
因为——苏晓很雄壮。
苏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不是这个身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他差一点就认不出形同乞丐的苏晓。曾经风度翩翩的苏晓竟然成了这番模样,苏淮已经不知道怎么开口。
在临安生活了好几年,苏晓对贾似道很了解。贾似道是当朝有名的收藏家,同时...也是一个美女收藏家。美女当然是不能送,只剩下古董字画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苏晓的精神还算不错:“大兄...一言难尽,咱还是回家详述。”
已经成了整个家族的大事,女眷不能参与家族政治事。后面的事情需要特殊方式进行补救,也不能让女眷得知。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贾似道的品味太高,搞到什么样的书画贾似道才能看上眼,几人茫然无措。
南宋人的身材基本都很矮,也很瘦弱。苏晓不得不怀疑,自北宋到南宋,宋人的身高呈下降趋势。北人身材比南人身材高,这是事实,哪怕到了另一个苏晓很熟悉的时空也是这样。但...这还不好解释,史籍记载的北宋人身高超过了苏晓曾经所处的时代,让他不得不怀疑宋代的尺子有问题。一个人的身高和遗传有关,和生活环境有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营养......宋人的营养难道越来越差......
苏晓的人没事,他身边的长随不重要,人命远远不如官凭文引重要。长随丢了性命可以报官解决,就是一些赔偿的问题,可上任丢失官凭是很严重的事情,一个搞不好苏晓就会被降职,甚至有被罢官的可能。
失‘敕黄’之罪可大可小,就看贾似道是不是能够网开一面。贾似道这个人生活极度奢靡,钱都属于身外之物,对于生活在台州的苏家这种小地主来说,这次可是要破财了。
苏晓对宋代的雄壮算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细胳膊细腿如果也叫雄壮,如果那些大汉也能称作大汉的话,那前生的苏晓就是怪物。
“一向恭敬有加,不曾有失礼之处,节日从未忘记拜望,不然,相公岂会让我去泉州任提举市舶。”
泉州距离台州足足千里之遥,加上苏晓还要绕行,这一路他也不知道有多远。哪怕是接近内陆,路上也并不那么太平,苏晓还曾碰上过一次很搞笑的事。
几名劫匪对“雄壮”的苏晓显然非常忌惮,苏晓也懒得和人动手,当然,苏晓也没有把握战胜对方,他也不知劫匪的武力值是多少,还是回家重要。于是...双方默契的没有动手,各行其道。
苏晓向内陆走的很深,距离海岸线很远,一路几乎都是在山间穿行。
宋代人的身高苏晓只能做一个大致的判断,他的身高是五尺八寸,用另一种计量方式换算,苏晓的身高是1.84米。普通宋人多高,作为枢密院出来的官员,苏晓看过档案《军防令》:天武第一骑兵军身高标准:5.8宋尺(合今1.84米),天武第二骑兵军身高标准:5.75宋尺(合今1.82米)......普通厢军5.45宋尺(合今1.726米)。
“也只有如此了...”苏覃也没有好办法,为了苏家光宗耀祖,为了后代子孙能够有一个进身之阶,苏覃也只能听苏勍的。
说白了,送名人真迹字画最文雅也最实惠,贾似道也会坦然而受,这件事还是要在字画上做文章。
一时间,两座宅子鸡飞狗跳。
十几天后,苏晓已经不用化妆了...日晒加上这身衣服,再加上恶略的环境,苏晓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游荡的南宋贫民。
在苏晓千辛万苦来到距离台州只有三百余里的金华境内,就在他的家遥遥在望之时,苏晓终于碰到了宋代“好汉”。只是,这些“好汉”让苏晓哭笑不得,这几名“好汉”竟然没有对苏晓实施抢劫,而是狗血的要求苏晓这个大个子入伙。
这是一处还算不错的宅子,全部是砖瓦结构,四合院结构,前面是厅堂,后面寝室,还有几间耳房。这已经算是很富裕的人家,苏晓也算是时代书香,他的伯父苏覃是台州府衙的书吏,膝下有两个儿子苏淮和苏晋,都是读书人,因此,苏晓在这一族支中排行老三,被人称呼苏三郎。
托关系,送人情是有传承的。作为朝堂第一人,向贾似道献媚的人数不胜数,即使送上珍玩还要看贾似道收不收,若不是有这层亲戚关系,苏晓想送都没有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