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水沃津沽(中)(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37 字 8个月前

即便会淹死人,即便会使津沽一带的农作物绝收,李大成也会毫不犹豫的使唤这样的计策,此战关键,关键到了以后国家的地位如何,不杀出血性决绝之气,是绝对不成的!

“对喽!你桂贝勒爷发了话,下面自然有数不清的人才,上杆子巴结你。”

“这是二爷,说话与本贝勒开口一样,振威军的具体差事就是二爷的!”

错非……”

也不知几度之后,反正李大成在京城积攒的那点东西都扔了出去,全身上下格外的轻松舒坦,而桂福晋宛如就瘫在大案之上了。

有了周帧这个直筒子,李大成说话就费劲了许多,有些事儿必须提前说到,不然这货来个错非、只是还好办,一旦当了锯嘴的葫芦就难办了。

“那我来了!”

“二爷,兹事体大,我们需要商量一下,但二爷也无须心忧,此事朝廷有过计较,以海河水倒灌运河的法子以前提过,我等还要斟酌修改一番。”

两人说着话进了船舱,前面船上的水利人才,不多会儿就麻溜的上了船。

“巧?这话说的,这几个人应该是专门冲着你北运河河道总督的职位来的,没有这个职位,能有这几个人?

“爷……”

爷,奴就不如一张湿了的地图好看?”

津沽附近虽说临近大海、水网密布,但土质较硬,您指的这些区域不是官道就是修建铁路的地方,地基更是被夯实过的,即便是开堤泄水、没有脚力践踏,很难达到泥深一尺的程度。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这次王勇钦没让周帧抢白自己,提前做好了铺垫,这个法子可不只是李大成想过,漕运关乎无数人的生计,自黄河夺泗入海、运河水量减少淤塞后,朝廷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不能执行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个就是没钱!

“没来!待会儿他才能过来,我估摸着老子不喊他,他是不会过来的。”

还有山东今年也是灾劫不断,粮食一样的歉收,南粮北运必须借助漕运之力,此事与战事等同,贝勒爷这边不惜一切!”

“还真是这个道理,明白了,以后咱爷们儿想做什么说句话就成,二爷,是不是这个意思?”

桂顺船上的人见了李大成的小船之后,立马就进去通知了,桂顺急急忙忙的迎了出来,还想着到李大成那边去呢!可这时候李大成是不能让他过去的。

“学生王勇钦、周帧、陈邦瑞见过二爷!”

“错非不顾津沽附近百姓的收成,在洋鬼子军队未到之前提前泄水,有一两天的功夫,这些地方就是泥淖一片。”

说话的周帧大概三四十岁的样子,一听他说话的口气,李大成就知道他为什么爬不上去了,太客观,这对水利来说是好事儿,但做官是不成的。

“二爷,您喊我一声就好!”

虽说三人没有提出什么实际的办法,大多都是在李大成的思路上点头摇头,但几句话李大成就能知道他们三人的肚子里是有东西的,运河,即便撤回山东,对李大成都是有用的,这三人可以顶到运河衙门的缺上。

想起了这些,李大成清明的眼神之中就带了几丝感情色彩,情意这东西,一见钟情李大成是不信的,只有经历过许多事儿的情意,才是可以依靠的,那才是感情,就如桂顺与桂福晋,虽说这感情因为时间转变成了亲情,但这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升华。

此次贝勒爷入津门御敌,对上的是有枪有炮的洋鬼子,振威军的枪炮不成,你们仨要想个法子,在这些区域开堤泄水,贝勒爷的要求不高,泥深一尺就好!”

王周陈三人面前的桂顺,可不是李大成面前的桂顺,颐指气使的点了点李大成,桂顺的脸一转,就躺倒船舱里的锦塌上了。

慢悠悠帮宛如收拾好,这也是增加情意的好法子,穿戴利落之后的宛如,再看李大成的眼神,除了爱慕就是服帖,深闺怨妇怕无赖,桂顺这话经典。

甲午一战,小鬼子占了优势,此战不怕再败,但就怕一触即溃,一触即溃之后,就是群魔乱舞,只要挡住了只要打出了血性,谁再想大军登陆,他们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后果的。

“坏死你得了!”

李大成没工夫跟这仨讨教什么繁文缛节,打开依旧湿淋淋的地图,在津门与塘沽之间指定了一片区域,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有话直说就是!”

被李大成这么直勾勾的盯着,受不了的是桂福晋宛如,她现在可是衣不蔽体的,刚刚的动作言语已经很羞人了,李大成这么一弄,她这边的妒意没了,反而被男人的一双看的心焦火燎。

“再来一次?”

“别……爷,您厉害成了吧!”

“可以!还有一事,白河主流经过天津租界,积水冲垮租界之法可行与否,你们也商量一下,尽快拿出方案,无须纸面的东西说出来就好,贝勒爷的时间很紧迫,到达津门之前,你们必须拿出一个方略出来!

这话是个男人就乐意听,美滋滋的收下宛如的糖衣,炮弹自然还是留给她的。

桂顺,以后在京城想做什么事儿,不用亲身去做的,只要找几个专门干这个的就成了,这就是那些个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御下之道!”

天赐之计,现在也只是一计,能不能执行才是关键,别弄垮了河道之后没法儿修复,那罪孽可大了,罪孽大也无所谓,就怕祸害的是老百姓,洋鬼子却不受影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